李国德,教授,中共党员,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文学院院长,主讲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课程。主持国家项目一项,省级及校级课题多项。

温斌,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硕士生导师,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屈原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出版多部著作,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多次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治区哲社项目结题评审工作。

田中元,教授,199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校级教学名师,阴山学者,现担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主任、文学理论教研室主任、包头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文本批评和文艺美学研究,校级重点课程“文学概论”和校级文艺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省部项目2项,参与5项。主持市级、校级项目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校级教改重点项目2项。在《阴山学刊》、《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2017年获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金双龙,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多语言文化交融研究院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项目多项。

赵彩娟,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古代文学、唐宋散文研究、古代散文研习等课程。主持省级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包头师范学院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李欣,副教授,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文学院副院长。主讲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项、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项目1项、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包头市级、校级项目多项。

邢晶,副教授,中共党员,马来亚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媒介营销、公共外交。曾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贾舒,1986年5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领域为数字人文、大众文化与创意写作。在国内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主持参与省级、市厅级项目多项。专著《因何而生——从性别文化视角看网络文学中的男性生育题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相关内容在如抖音、微博、小红书、豆瓣、bilibili等网络平台上浏览量过两千万,具有较高影响力。

佟桂芬,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自治区哲社规划重点项目一项,自治区级一般项目6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数篇论文。主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学论等课程。

丁海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现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及文献等研究工作,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内蒙哲社课题1项,参与国家与省级课题多项,专著《王夫之<楚辞通释>研究》,荣获包头市政府一等奖。

刘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在读博士,新闻与传播学科带头人,新闻系主任;DaVinci 剪辑与调色认证导师;拥有私用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及市级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 篇,普刊 13 篇;主持校级教改课题 2 项;PHOTOSHOP 平面图形图像处理获校级重点课,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获校级优秀课。从事教学工作 23 年,多年来为新闻专业本科生讲授广播电视新闻学、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影视后期数字特效合成等专业核心课程。

高剑妩,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二语写作、学术英语、学习者语料库。2019-20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语言学系访学一年。在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语言学主流期刊发表多篇一作或通讯论文;担任TESOL Quarterly编委,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等多家国际期刊评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委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剧场史》英文版,原著车文明,签约劳特里奇出版社;独译《中国救荒史》英文版为商务印书馆大型出版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文库”的首批译作,原著邓云特,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